将世界经典艺术引入中国,创造时代价值

EN
官方微信
中国营运
西岸美术馆开馆,与蓬皮杜中心五年合作项目落地,将着力发展公共性与国际性
[2019/11/13]    TANC

640西岸美术馆外观©?西岸美术馆

在深秋的黄浦江西北岸8.5公里的滨江带上,首创以国内外美术馆展陈合作为主运营模式的西岸美术馆将于11月8日向公众开放,成为上海西岸“美术馆大道”上首间国际合作型公立当代美术馆。在美术馆向公众开放之前,”西岸美术馆与蓬皮杜中心五年展陈合作项目”于11月5日由出席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法国总统埃马纽埃尔·马克龙(Emmanuel Macron)参与揭幕。戴卫·奇普菲尔德建筑事务所柏林和上海办公室设计的美术馆三个主体建筑呈风车型旋转排布,参观者可分别从滨江步道和龙腾大道进入。

640 (1)640 (9)上:西岸美术馆下沉式庭院,下:西岸美术馆江景©?西岸美术馆

西岸美术馆执行馆长陈安达接受《艺术新闻/中文版》采访时表示:“美术馆的建立,西岸和蓬皮杜的合作密不可分。目前西岸美术馆由策展部、制作部、公共教育部、公共关系部,运营部等构建的不同板块组成。”西岸整体的发展方向为美术馆的定位提供了基准。陈安达表示,西岸美术馆未来馆藏建设和运营发展将围绕视觉艺术、表演艺术、新媒体艺术以及艺术设计四条文化线索进行,以呼应西岸AI+ART、艺术设计、戏剧表演、视觉艺术和新媒体艺术为主线的前景规划。

640 (2)640 (3)上海西岸区域图,图片来源:西岸官网

与余德耀美术馆、龙美术馆等上海最活跃的民营美术馆比邻,在融合之中,西岸美术馆将着力在国际性和公共性方面体现差异发展。陈安达对《艺术新闻/中文版》说:“民营美术馆有多元性,有活力,都有自己的专业领域,也有自己的观点。但西岸需要一个公有美术馆形成一个平台。对我们来说,不一定要形成一个指向性的学术观点。我们是公共文化机构,想探索如何激发公共文化设施的公共性,同时作为国际交流平台的功能,可能会更强于其他美术馆。”

多方位展陈合作
蓬皮杜百余件经典馆藏勾勒“时间的形态”

640 (4)“时间的形态”展览中“运动中的眼睛与身体:欧普艺术和动力艺术”版块现场

根据”西岸美术馆与蓬皮杜中心五年展陈合作项目”的框架,西岸美术馆的所有文化项目都将在西岸美术馆和蓬皮杜中心共同策划的前提下进行。如今呈现给公众的首批成果包括西岸美术馆的首个常设展“时间的形态——蓬皮杜中心典藏展(一)”、首个特展“ 观察——蓬皮杜中心新媒体典藏展”以及融合舞蹈、音乐、表演、论坛、工作坊、儿童活动等60场公共文化艺术项目。

640 (5)巴勃罗·毕加索,《吉他手》,1910年
1952年由安德烈·勒菲弗尔夫妇捐赠
蓬皮杜中心,巴黎
法国国立现代美术馆–工业创造中心
©毕加索基金会©Centre Pompidou, MNAMCCI/Jean-Claude Planchet/Dist.RMN-GP

常设展“时间的形态”分为11个章节,呈现百余件蓬皮杜中心馆藏中20世纪、21世纪的佳作,是国内首次系统性呈现以法国为中心的现当代艺术发展脉络。展览的标题引自乔治·库布勒1962年出版的反思后现代主义的早期文本《时间的形态:造物史研究简论》一书。

640 (6)康斯坦丁·布朗库西,《沉睡的缪斯》,1910年
1963年由男爵夫人荷内·伊兰娜·弗兰尚赠予
蓬皮杜中心,巴黎
法国国立现代美术馆–工业创造中心
©公共领域©Centre Pompidou, MNAM-CCI/Adam Rzepka/Dist. RMN-GP

展览的第一个部分呈现了法国国立现代美术馆自1930年代建馆后,第1个10年中根据现代性概念所建立起的核心馆藏。通过“现代:20世纪早期的艺术与工业城市”“节奏与共鸣:1920-1930年代的抽象绘画”“长夜当日:两次世界大战时间的古老梦境”“书写自我:1945年之后的态势抽象”“殊途:书写、描画、谱记”“平衡之举:寓居于空间与时间”和“运动中的眼睛与身体:欧普艺术和动力艺术”7个章节探究现代性的时间。

640 (7)彼埃·蒙德里安 (又名彼埃特·科内利斯·蒙德里安),《红蓝白的构图II》,1937年
1975年购藏
蓬皮杜中心,巴黎
法国国立现代美术馆–工业创造中心
©公共领域© Centre Pompidou, MNAM-CCI/Jacques Faujour/Dist. RMN-GP

640 (8)杰克逊·波洛克,《绘画(黑、白、黄、红之上的银色)》,1948年
1972年购藏
蓬皮杜中心,巴黎
法国国立现代美术馆–工业创造中心
©公共领域© Centre Pompidou, MNAM-CCI/Adam Rzepka/Dist. RMN-GP

640 (10)李禹焕,《东风》,1984年
1984年购藏
蓬皮杜中心,巴黎
法国国立现代美术馆–工业创造中心
© Sack © Centre Pompidou, MNAM-CCI/Adam Rzepka/Dist. RMN-GP

从巴黎进入工业社会后的1900年代到将工业模式融入艺术创作的1950年代,展览的第一部分陈列着从巴勃罗·毕加索、马塞尔·杜尚、罗伯特·德劳内、费尔南·莱热、瓦西里·康定斯基、彼埃·蒙德里安、保罗·克利、胡安·米罗、马克·夏加尔、阿尔贝托·贾科梅蒂到威廉·德·库宁、杰克逊·波洛克、赛·汤伯利、卢齐欧·封塔纳、埃尔斯沃斯·凯利、亚历山大·考尔德,以及赵无极、河原温、李禹焕、李应鲁等艺术家作品,徜徉其中仿佛走进了以法国为中心的最经典的现当代艺术史。章节文字的阐释梳理出“时间”线索,令展览区别与经典的大师展。从时钟明确衡量的时间,工业、技术、战争等推动时代更迭的社会时间到观众立于作品前的主观心理时间,展览在不同尺度上为观众营造了丰富的,对于时间的感知环境。

640 (11)罗伯特·德劳内,《巴黎城》,1910—1912年
1936年由国家购入
1937年入藏
蓬皮杜中心,巴黎
法国国立现代美术馆–工业创造中心
©公共领域© Centre Pompidou, MNAM-CCI/Philippe Migeat/Dist. RMN-GP

罗伯特·德劳内的《巴黎城》(1910-1912年)位于第一章节“现代:20世纪早期的艺术与工业城市”的中心。碎片化的巴黎城市景色和埃菲尔铁塔,融进了美惠三女神的巨型裸体形象中。用立体主义手法表现现代城市景观和古典寓言形象,将两种完全对立的时间意识与审美模式并置,观众似乎被带到了一个世纪前的欧洲,那个传统与现代交棒的时刻。策展人玛切拉·莉丝塔(Marcella Lista)特别提到夏尔·波德莱尔在《现代生活的画家》中对现代性的体悟——“短暂、瞬时、偶然”,而立体主义的视觉语言勾勒的仿佛就是某种恒定被打破后的块状时间。

640 (12)夏加尔,《赤马》,1938-1944年,图片来源:TANC

宗教冲突、迫害与战争催化社会的裂变,将经历者心中的时间打乱。在二战与欧洲反犹风潮中流亡美国的夏加尔创作了《赤马》(1938-1944年),以描绘记忆中的家乡维捷布斯克。“昨日的世界”笼罩在灰暗中,失去重力漂浮着的人仿佛正经历着离散。在惶惶不安中相拥的一对新人,反映了夏加尔的现实生活状况——在流亡到美国之后,他对妻子贝拉的爱是抵御黑暗的唯一堡垒。夏加尔并非孤例,在“长夜当日:两次世界大战时间的古老梦境”中艺术家展现了对时间奇特的体悟与想象。

640 (13)埃尔斯沃斯·凯利《风筝II》(1952)在展览现场

因大致按时序陈列,艺术风格与流派的演变也成为展览第一部分内部的一条时间线索。出现在第一部分尾声的埃尔斯沃斯·凯利作品《风筝II》(1952)受到康斯坦丁·布朗库西创作的简单几何形状的启发。建筑师勒·柯布西耶认为凯利的作品正是适合在现代主义建筑白墙上传播的艺术。

640 (14)640 (16)罗伯特·史密森,《螺旋形防波堤》,1970年
1975年购藏
蓬皮杜中心,巴黎
法国国立现代美术馆–工业创造中心
© 2019 Holt / Smithson Foundation and Dia Art Foundation / Licensed by VAGA at Artists Rights Society (ARS), NY
© Centre Pompidou, MNAM-CCI/Jean-Claude Planchet/Dist. RMN-GP

工业革命以后西方盛行的关于“进步”的乌托邦式理想和它所暗示的线性时间观在1970年代初的史学、哲学与艺术等领域遭到质疑。1980年代地缘政治的加速巨变和全球化的突飞猛进更动摇了线性历史叙述的根基,取而代之的是多重历史叙事的交锋。同时,文本、摄影、影像、物品及装置等创作媒介丰富了艺术回应社会现状的方式。

640 (15)640 (17)上:“时间的形状”展览第二部分“物质与记忆:档案的当下”章节现场,下:“时间的形状”展览第二部分“曝光:摄影时代的绘画”章节现场

“时间的形态”展览的第二部分由“物质与记忆:档案的当下”“运转中的自然:变化之地形学”“曝光:摄影时代的绘画”和“转移中的国家:全球范围过度”4个章节构成,通过克里斯蒂安·波尔坦斯基、约瑟夫·博伊斯、罗伯特·史密森、格哈德·里希特、张洹、蔡国强、丁乙等的创作,邀请观众捕捉对后现代时间的感知。

640 (18)克里斯蒂安·波尔坦斯基,《克里斯蒂安·波尔坦斯基档案1965-1988》,1989年
1989年购藏
蓬皮杜中心,巴黎
法国国立现代美术馆–工业创造中心
© Sack © Centre Pompidou, MNAM-CCI/Philippe Migeat/Dist. RMN-GP

波尔坦斯基1989年的作品《克里斯蒂安·波尔坦斯基档案1965-1988》陈列在展览第二部分的开端。这件由646个生锈的锡制饼干盒以及存放其中的2000张照片和来自艺术家工作室的各种文件组成的作品是波尔坦斯基自1969年构想的一个长期艺术项目。对于这位在虚实之间、记忆与经历之间的模糊地带创作的艺术家而言,这并不是他的过去,而是是其“重构的过去”。

640 (19)640 (20)上:“观察”展览现场,下:托尼·奥斯勒,《切换(理论与日常经验)》,1996年

与常设展相比,分量相当的特展“观察——蓬皮杜中心新媒体典藏展”更具参与感和互动性。展览带来了蓬皮杜中心新媒体馆藏中布鲁斯·瑙曼、黑特·史德耶尔、莫娜·哈透姆、琼·乔纳斯、崔岫闻、张培力、周滔和池田亮司等具有代表性的15位艺术家的创作,分别在“序曲”“自我监控”“悬置的时间”“公共私密性”“机器视觉”“数据和噪音”6个章节中呈现。从1960年代初期电视逐渐普及,实时影像诞生,到互联网催生的,由数据形成的抽象风景,从人眼到不断升级的“视觉机器”的观察,展览探索了人类社会不断拓展的人机视觉经验。

640 (21)琼·乔纳斯1972年的作品《左边,右边》中搭建了一组由全身镜和实时显示自己影像的显示屏组成的屏幕,图片来源:TANC

影像和行为艺术领域的先锋人物琼·乔纳斯在1972年搭建了一组由全身镜和能实时显示自己影像的显示屏组成的屏幕。观众站在指定位置时,会发现站在屏幕前的自我,镜中的自我和录像机镜头实时呈现的自我彼此观察,这是在动态影像普及初期,艺术家敏锐地预言了影像未来将对人的自我意识和认知带来的巨变。

640 (22)池田亮司,《数据波场》,2007年,图片来源:TANC

30多年后,池田亮司2007年的作品《数据波场》中已不见“人影”。跳动画面中的每一个像素都来自计算机算法运行时产生的真实图景。计算机运行发出的微小声响被叠加并渲染,也成为了影像作品的一部分。艺术家坦言,作品用紧张的节奏吸引观者沉浸在数据生产的抽象风景之中,以重新审视这个数据海洋的世界。

640 (23)西岸美术馆B1层的智造展厅中,呈现了蓬皮杜委托艺术家沈远专为儿童艺术教育创作的,可触可感的大型装置《地心引力》,图片来源:TANC

展览之余,位于美术馆地下一层的盒子——专门展示蓬皮杜中心馆藏中1960年代至世纪之交实验音乐作品的隔音空间,正展示着第一位使用合成器制作音乐的作曲家的作品。同一层的智造展厅(工作室、游乐场、儿童工作坊)中则呈现了蓬皮杜委托艺术家沈远专为儿童艺术教育创作的可触可感的大型装置《地心引力》。

640 (24)西岸美术馆B1层的儿童工作坊将展开关于西岸美术馆建筑的课程,图片来源:TANC

谈到西岸美术馆与蓬皮杜具体合作模式时,西岸美术馆执行馆长陈安达对《艺术新闻/中文版》表示:“蓬皮杜本身策展和展品方面非常强,我们是依托西岸艺术委员会一起参与。我们与蓬皮杜工作人员的沟通阶段性地进行,运营以西岸美术馆的团队为主。”他表示,蓬皮杜中心的工作人员不会长期驻留西岸美术馆。蓬皮杜中心主席塞尔日·拉斯维涅(Serge Lasvignes)则向《艺术新闻/中文版》透露,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的策展团队、公共教育部门、文化与创造部门(Culture et Création,负责现场表演、电影放映、讲座、研讨会等)以及蓬皮杜声学暨音乐研究协调院(IRCAM)参与到了首次合作成果的筹备和呈现中。

640 (26)西岸美术馆B1层的舞蹈工作室,图片来源:TANC

在未来5年中,”西岸美术馆与蓬皮杜中心五年展陈合作项目”将为西岸美术馆带来3个为期不少于18个月的源自蓬皮杜中心的常设展和约10个为期半年的特展;同时在法国巴黎蓬皮杜中心也将呈现3场聚焦中国现当代艺术作品的展览。与展览同等重要的是双方就公共文化艺术项目的合作。此合作项目还将推动美术馆管理人才的互访、培训等交流活动。蓬皮杜中心主席塞尔日·拉斯维涅表示,五年是衡量美术馆合作项目成效必要的长度,之后双方会评估合作成果以确定未来合作的可能性。

蓬皮杜的全球版图:激活馆藏与创造营收

640 (27)巴黎蓬皮杜中心

2018年见证了蓬皮杜中心全球扩张的紧密步伐。除了在12月与西岸集团签署了5年展陈合作项目,在2018年年初,蓬皮杜续约了2014年建立的首个法国以外的实体空间——位于毕加索的出生地、西班牙南部城市马拉加的蓬皮杜马拉加中心,将原本2019年到期的5年合作计划延长至2025年。在2018年5月,蓬皮杜在比利时布鲁塞尔率先启动了为期13个月的跨学科美术馆项目,而位于原雪铁龙工厂车库的布鲁塞尔蓬皮杜卡奈尔中心计划将于2022年竣工。在欧洲以外,蓬皮杜在2018年与沙特阿拉伯国家石油公司签署了一份为期5年的备忘录,扩大了蓬皮杜与位于沙特阿拉伯北部城市达兰的阿卜杜勒阿齐兹国王世界文化中心的合作关系。

蓬皮杜中心主席塞尔日·拉斯维涅(SergeLasvignes)接受《艺术新闻/中文版》采访时表示:“蓬皮杜是有全球布局的视野,但根据每个地方的条件和情况,蓬皮杜作出不同选择。“作为”试验田”的蓬皮杜马拉加中心着重提升城市对游客的吸引力;在布鲁塞尔的中心则是应政府机构和艺术机构的邀请为城市增添一个当代艺术空间。“与西岸的合作,更多是从文化对话的角度出发”,拉斯维涅强调说。

640 (25)蓬皮杜马拉加中心

从美术馆实际运营角度看,全球扩张有助于蓬皮杜激活丰富的馆藏和创收。据拉斯维涅介绍,蓬皮杜中心国立现代美术馆共计保存了自1905年至今的10万余件藏品,但90%以上的馆藏长期存于库房,如今每年约6000件馆藏的出借展示,令其成为全球最积极介入文化交流的现当代艺术中心。向全球公众呈现现当代艺术佳作之余,场景、语境的转换,也令蓬皮杜对自身的馆藏有不断更新的认识。

依托本地合作伙伴的展示空间,通过借展、策划公共艺术活动也为蓬皮杜带来可观的收入。根据其官网公布的2018年美术馆年度报告(Le bilan d’activité),蓬皮杜2018年度收入状况好于2017年,上述除了与沙特阿拉伯合作以外的国际合作均被列为增长原因。具体而言,2018年蓬皮杜在法国以外的创收(recette à L’international)达657万欧,为过去5年中最高,而在法国以外地区建立中心、举办展览的收入(implantations à l’étranger, recettes d’expositions hors les murs)增速达15%,远高于国内同类收入增速的1%。

640 (28)布鲁塞尔蓬皮杜卡奈尔中心

拉斯维涅分析蓬皮杜在全球持续进行,并取得各有特色成果的项目时对《艺术新闻中文版》说:“我认为这和蓬皮杜的理念有关。蓬皮杜的特色就是跨领域的,多元化的、丰富的文化项目;其次我们是非学院派的,更多注重与观众良好的关系,我们希望通过公共教育活动让观众在蓬皮杜中心感受到愉悦。另外,在做事方式上比较灵活,我们能够适应合作伙伴的需求,做出调整,很有效率。”(采访、撰文/童亚琦)

时间的形态:蓬皮杜中心典藏展(一)
西岸美术馆
2019年11月8日至2021年5月9日

观察——蓬皮杜中心新媒体典藏展
西岸美术馆
2019年11月8日至2020年3月29日

订阅我们 悉收资讯

微信公众号

博盟文化致力于将世界经典艺术引入中国公共领域,深度挖掘,传播和实践其宝贵的艺术价值,社会价值和商业价值,是中国经典艺术IP公共传播和消费的第一聚合体。

© 2018 博盟艺术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4024328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502002541号
图片版权所有:摄图网